物性数据
性状:白色至浅褐色针状结晶。无气味。在空气中氧化而逐渐变红。在真空中蒸馏时能发生炸。密度(g/mL,25/4℃):1.36相对蒸汽密度(g/mL,空气=1):未确定熔点(ºC):98.5沸点(ºC,常压): 98.5沸点(ºC,5.2kPa):未确定折射率:未确定闪点(ºC): 185.7比旋光度(º):未确定
	自燃点或引燃温度(ºC):未确定蒸气压(kPa,25ºC):未确定饱和蒸气压(kPa,60ºC):未确定燃烧热(kJ/mol):60.47临界温度(ºC):未确定临界压力(kPa):未确定油水(辛醇/水)分配系数的对数值:未确定爆上限(%,V/V):未确定爆下限(%,V/V):未确定溶解性:溶于乙醇、苯,微溶于冷水。难溶于石油系溶剂。










邻苯二胺常压法:先将邻苯二胺溶于醋酸水溶液中,并配置40%左右的亚xiao酸钠水溶液;两种溶液预冷至1~5℃后混合反应,并保持在冰浴中,随后迅速升温至80℃闭环生成苯并三氮唑,冷却后过滤、水洗得到粗产品;对压力为2000Pa下蒸馏,收集201~204℃的馏分,用苯结晶得到产品,收率为70%~80%.目前,国内生产厂家大都采用此法.但此法具有邻苯二胺毒性大、消耗大量醋酸、产品精制困难、收率低、反应条件苛刻等缺点.国外在50年代到70年代对上述工艺进行了许多改进,提高了产品收率.后来,美国Joseph改用滴加亚xiao酸钠水溶液法,初始反应温度提高到55~60℃,反应混合物用混合的戊基醇萃取,在压力为266.6Pa下蒸馏,收集157~170℃馏分,经冷却、过滤、干燥得到近于无色的苯并三氮唑,收率可达96%.